大概15年底认识拍拍贷,最开始手工投,挑进度最大的标投,一个笨笨的想法:别人都在投的标,总不会太差。然后系统自动投里的系统策略,手工毕竟太麻烦。
再后来,各种第三方起来了,最开始都是免费试用的,感觉出了第三方后,手工完全投不到第三方选定的标了,都是秒满,剩下的都是各种第三方不要的。
三个帐户各用三种不同的第三方,都是付费的,当时感觉物有所值,不用第三方根本就抢不到“好”信标。
然后就是17年下半年的拍拍贷上市前的放水,同时又有国家对现金贷的管控,对催收的各种限制。(监管部门就是该管的不管,不该管的瞎管)
本人悲剧地在这期间加码了,三个帐号都出现了收益大下滑,都出现了负收益。
覆巢之下安有完卵,这期间CICI出来发个帖子说收益下滑是因为没有复投的原因等等(呵呵了,同时驳斥了)
再也不敢太信第三方了,同时对信标的选择也有更多的认识。相信拍拍贷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事,标荒、转债、赔标比例大幅度提高,
再后来,出了很多B22、C28的标,本人用自动投,稍调了几个选项(自动投的纬度据说比第三方少很多),投了将近40万,
这些标的表现意外的好,起码比以前的B18、C20、D24标的表现好多了,
这期间,拍拍贷推出了策略师。估计不少策略师也是基于这些新出的信标,获得了不俗的表现。
对于策略师的各种数据表现,我是抱着“不相信、不揭穿”的态度,别人爱用不用。
一个简单的道理,策略师能比魔镜厉害?比魔镜厉害了,他的价值也不在于这区区0.1%的手续费了。
也许在某一个时间阶段看,某个策略师的表现会比平台整体平均好上一些,但长期看,肯定做不到,而且平台官方也不会让你做到。
我还是用我的自动投,目前赔标为主,信标辅之。但我觉得不公平的是,同样的平台官方的投标工具,凭什么策略师的纬度要比自动投多,本人在设置自动投的指标时,觉得好些选项是自动投所缺少的。我不知道策略师选标时会多出那些纬度,我所要求的是一个公平,大家都有同样的纬度可选择,
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策略师!!
|